為什么帶上助聽器聲音大了卻聽不清楚?
為什么助聽器調試低頻增益不可過大?
我們先看一下下面這張表格
不同頻率的能量和可懂度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
不同頻率的能量和可懂度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

從表中看出,如果將500HZ以下的能量都去掉,言語可懂度損失僅4%,損失近50%的能量,如果將1000HZ以上的能量都去掉,損失5%的能量,但是言語可懂度損失60%。
聲音的上擴散掩蔽特性決定了低頻聲音對高頻聲有更多的掩蔽。所以在很多助聽器中采用了降低低頻增益的方法來降噪。語言音素中元音多分布在低頻,輔音多分布在高頻,所以元音比輔音響;元音的頻率較低只攜帶了很少量的語義信息,輔音頻率較高攜帶了大部分的信息。大部分重度和極重度聾兒都是高頻損失較低頻損失重,驗配師們為了補償高頻損失往往采取拼命提高高頻的增益,可是對于那些已無或很少高頻殘余聽力人來講,再高的高頻增益也不可能使不復存在的聽力有反應。反過來為了讓聾人聽到聲音,又來提高低頻增益。
漢語中的聲母即輔音其中清輔音中絕大部分中心頻率位于4KHz以上,而在長期會話聲譜中的聲強范圍為5-40dBHL之間,平均為25dB,所以一旦聾人在4000Hz以上的聽力損失超過60dB時,只有當其可獲得至少20dB以上的高頻增益時,才有可能感知高頻輔音。而非移頻助聽器在4KHz以上頻率很難產生20dB的增益。佩戴助聽器后大部分聾人感覺低頻補償較好、高頻補償效果不佳,結果助聽器在中低頻段有足夠的增益而高頻增益不足,產生放大聲音中元音對輔音的掩蔽。這也正是國外許多研究證明的當病人的高頻聽力損失超過60dB時,傳統的助聽器對病人的言語辨別不但沒有作用反而有負面影響的原因所在。所以,助聽器驗配和階段評估后調機時,對重度、極重度聾感音神經性聾兒為了避免 “向上掩蔽”現象影響清晰度,請注意不要把助聽器低頻增益調試過大。
- 上一篇:臨床上聽力測試的方法 ,聽力損失了怎么辦?
- 下一篇:助聽器什么時候驗配效果最好?